大學指考化學中偏易 諾貝爾化學獎觀念也入題
2019/07/01 13:01
〔記者吳柏軒/台北報導〕108學年指考化學科結束,闈場內的師生參加試考,認為今年考題中間偏易,計算量少,關注科學素養與生活關係,如鈉的攝取與味精使用,還有戴奧辛、PM2.5等環境議題,也考去年諾貝爾化學獎的枯草桿菌蛋白酶等科研內容,呈現未來跨領域學習的趨勢。
大考中心副主任鄭中平表示,闈場高中教師分析今年指考化學科,發現取材生活化,包含食用味精的鈉攝取量疑義,環境議題中的PM2.5與戴奧辛也出現,非選題第3題則以去年諾貝爾化學獎研究內容為題,連結生物工程與化學科研,顯示跨域學習是未來重點。
闈場教師認為,今年化學中間偏易,較少繁複計算,具鑑別度的考題則有第8、15跟24題等,重點在課本基本知識,利於教師聚焦知識的活用與科學探究,另也強調實驗細節。
闈場內試考學生則認為,今年已基本概念活用為主,不少題目與課程的實驗有關,計算量少,有機化學與氧化還原的內容較重,但試題也感覺中間偏易,考生把時間花在大方向原則與概念即可。
試務召集人沈青嵩說,考化學科時,中部1名考生因水痘爆發,申請後移到備用試場隔離應試;北部則有某考生考完物理後離開去處理車禍受傷,到化學科開始後20分鐘仍未回到試場,後來返回響應試,但依規定只能拒絕考生,提醒考生一定要在該節考試鈴響20分鐘內進入,否則該考科只能放棄。
另外還有其他情況在前一節物理科發生,如北部某考生考有名考生胃脹氣,原先在較少人的試場應試,仍發生嘔吐情況,雖無其他考生反映受影響,但後來考化學時仍將其移置到備用試場。
#
看更多!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