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由開講》109學年度國文指考題的報復性中國化
◎張慧君
不久後舊課綱將走入歷史,國文科文言文、白話文的比例之爭也塵埃落定。看了今年的大學指考題目,卻發現選文方向真是極度惡劣且貧乏。第一線的高中國文老師們,恐怕都必須重新思考現場教學的方向,以應付出題教授的選文喜好。
題型靈活與否只關乎出題技巧高低,選文方向展現的則是學科內涵。但在目前著重「閱讀素養」的大旗下,好像只要熟習命題技巧,通過命題的信度、效度考驗,選文就可以隨心所欲。
當台灣人的「台灣人認同」已經高達67%,今年的指考國文試題中,卻夾入大量中國化、中華文化題材。現代文學比例極低,甚至不願意直接取材。讓人不禁想問:命題教授究竟活在什麼時空環境?這份考題中文言文比例高達6成,全部非屬本土素材,而白話文的考題又是如何呢?
此處試舉幾例便可略見端倪。第3題鄭寶娟〈法國的川菜館〉讚揚中國菜的新風貌。第4題的題句意排列雖是現代散文,寫的卻是項羽;10-11題談英譯策略,選用題材是杜甫的〈旅夜書懷〉。12-14題改寫自曾昭旭〈儒學與中華文化之衡定〉;18-19題,取材自榮總醫師陳亮恭的文章,第一句便是:「儒家思想影響我國數千年來的社會福利政策與老人照護發展。」而後由周朝一路寫到明、清的照護發展,考生恐怕會誤以為作者是中國人吧?第8-9題的題組雖以現代詩為題材,卻並未放入詩作,而是余光中及白靈的詩論。
整份考題無論文言或白話,完全避開台灣色彩,不知是用心良苦或純屬巧合,還被評為「彰顯經典或古文的現代意義」,難道現代的意義只能從古文去挖掘了嗎?為平衡文白比例,把《紅樓夢》算在白話文,再加上各類「中華」論說文及一篇翻譯文學、一篇有關企業倫理的白話文就考完了。綜觀整份考題,選文視野之狹隘實在匪夷所思。
在新課綱的「文白之爭」中,有人認為閱讀素養才是重點,有人堅持台灣主體性,也有一方認為文言或白話只是文體形式,重點是不該為了特定的價值觀而教學。而在我國舊課綱倒數的這份考題裡,除了台灣,什麼都有。希望這份大學入學考題只是文言文比例降低後暫時的報復性中國化,否則每位基層教師心中考試領導教學的焦慮勢必要加深了。
(國文教師)
《自由開講》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,不論是對政治、經濟或社會、文化等新聞議題,有意見想表達、有話不吐不快,都歡迎你熱烈投稿。文長700字內為優,來稿請附真實姓名(必寫。有筆名請另註)、職業、聯絡電話、E-mail帳號。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,不付稿酬;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。投稿信箱:LTNTALK@gmail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