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科測驗》新瓶裝舊酒 化學考古題多 緊扣永續發展
〔記者林曉雲、楊綿傑、許麗娟、蘇孟娟、甘孟霖/綜合報導〕化學科考題今年被認為是「新瓶裝舊酒」、「舊題新用」,熟練考古題的考生應會拿到「不錯分數」,但有機化學占分近三十分非常高,將成為未來教學重要主題。
補教界估五標為五十級分、四十三級分、三十級分、十九級分、十四級分。台師大附中老師江青釗表示,去年解題時是「冒冷汗」,今年解題則是「談笑風生」。
大考中心副主任岳修平分析,考題緊扣永續發展及生活情境,包括臭氧層破洞、鈣迴路捕獲二氧化碳、生質柴油、青光眼藥物的前驅物等,三分之一題目需計算,但有提供簡要數字及提示,有效縮短作答時間。
但全教會新北市立板橋高中老師鄭伯俊認為,計算題多達九題,不熟悉的考生仍需要花許多時間;檢驗分析、有機分析、實驗操作題型雖皆有入題,題型多為舊題新用,無時事題。
江青釗表示,第廿五題考出他廿年前示範給科學班看的「火山爆發」實驗,將「重鉻酸銨」加熱至爆炸,分解為三氧化二鉻、氮氣和水,非常刺激,今年考這題恐會帶動教學。
重鉻酸銨為高中管制藥品 不宜入題
但全中教質疑,「重鉻酸銨」為高中管制藥品,未曾學過該反應的考生在試題中很難獲得足夠解題資訊,不宜作為考題,同時也認為今年考題有三缺:缺時事題、缺生活相關、缺跨科試題。
補教老師黃鑫表示,重點在時間分配,題目閱讀量大,少創意題,諾貝爾獎或食安爭議都未入題。
考生反應兩極 陷阱線索混淆判斷
高雄考生認為今年化學科題目計算量較少,觀念及背誦的題目較多。高市新莊高中賴以宸說,印象比較深刻的是有一題要寫出石灰的化學式,並解釋會產生二氧化碳的原因,要會化學式才有辦法連貫做答。
台中考生反應兩極,有人認為考得很細瑣,要背熟才能作答,有人則說,非選題的題目較複雜,其餘不難;有考生則認為,今年考題看似提供很多線索,其中很多無用線索,甚至是「陷阱線索」混淆考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