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科測驗》歷史近3年最難 連老師都有壓力
〔記者林曉雲、楊綿傑、蘇孟娟、甘孟霖、黃良傑/綜合報導〕大學分科測驗歷史科考題的文字敘述量近三年最多,教師評為近三年最難,考生須兼具閱讀能力和文字輸出能力之綜合能力,程度好也不易拿高分,鑑別度很高。
補教估五標的前三標較去年微降,今年頂標五十一級分、前標四十六級分、均標卅八級分、後標卅二級分、底標廿六級分。
全教會召集人、桃園市壽山高中老師蘇健倫表示,考題生活化,捕鯨業、家電、護照、餐桌禮儀均入題,宗教試題大增,原住民族亦是試題重點,更提及《周處除三害》電影的歷史原型應屬時事題,但多數「新瓶裝舊酒」。
補教老師馮敬之表示,閱讀量很大,考生須兼具閱讀力和撰文能力,應是近三年最難,程度好的考生也不易拿高分,鑑別度很高,雖只考了三題圖表題但具挑戰性。
文字量偏多 非選題需花時間分析
建中老師莊德仁表示,文字量偏多讓教師都「有壓力」,考生須注意不同作者的立場與解釋差異及時空因素,才能正確作答,非選題比較不同史料,需花時間分析。
17題有瑕疵 18題「國人野人」超出課綱
全中教、新北市金山高中老師王怡文表示,有兩題爭議題,第十七題選項有瑕疵,一八三○年代西德這國家並不存在,會引起困惑;第十八題考「國人野人」概念,非現行課綱內容。
台北南港高中謝姓、吳姓考生則表示,今年考題寫起來很順,較前兩年簡單,手寫題考「唐人如何稱呼印度」算送分題。提前交卷的秀峰高中汪姓考生也表示,很多題目可從題幹敘述找答案,沒有很難。
考生:很多題目可從題幹敘述找答案
台中一中曾姓與施姓考生均說,今年的歷史科從自然組角度「不會看不懂」,用高一基礎甚至國中概念就能答題。中一中江姓考生則指出,分科原本應考較多的高三範圍,但今年高三比重不高,且無繁瑣的歷史知識,很多答案就在題目中。高雄女中葉姓考生說,手寫題目需先理解,才能找出脈絡寫答案,如考歐洲百姓從手抓到裝盤的餐飲禮儀,相當生活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