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測成績明放榜 專家籲適性選系勿盲從
〔記者吳柏軒/台北報導〕過完年後,大學學科能力測驗成績明(25)日放榜,14多萬名考生將面臨申請或繁星推薦入學管道的志願選擇考驗,專家呼籲,應從自我性向、興趣等考量,適性選系避免在學涯中搖擺浪費時間。
中華適性教育發展協會理事長王立昇表示,依據研究過去有三分之一大一生認為就讀學系不符期待、四分之一的人想轉系或轉學,不樂見此現象,提醒考生要從興趣與使命、能力與特質等面相考慮,並先自問:「這一生,我想成為怎樣的人?」同時與家人溝通,但希望家長尊重考生意願。
台灣師範大學名譽教授吳武典則說,過去考生選系多趕時髦、趕熱潮,甚至有著男讀理工、女學文史的刻板印象,建議應找出自我優質特性,舉自己姪兒為例,當初考進台灣大學會計系,卻畢不了業,最後仍走上喜愛的英語之路,終成補教名師,希望考生先找出未來學涯或職涯的方向,避免不必要的搖擺。
適性發展協會整理八大多元智能(語文、邏輯數學、音樂、空間、肢體動覺、內省、人際、自然)配上文、理、醫學等領域作配對,訪問各系教授,了解老師希望學生擁有什麼特質。如醫學院,除了需要邏輯數學能力外,人際能力也不可忽視,因醫生常要跟病人問診,若不喜歡對話,恐對未來職涯幻想破滅。
台大註冊組主任洪泰雄說,選系前一定要上大學學系網站看教育目標及課程,確認該系能否成就自己的人生,若尚不知興趣,也可選擇各領域都完備的大學,「選校不選系」再後續拚轉系,如台大轉系核准率就約5成,或中原大學轉系僅看口試,不看成績等,其他還有學校藏書、社團功能等因素都可加入考量。
台北教育大學教育學院院長吳毓瑩則認為,從小就要探索能力及興趣,「了解自己是一輩子的事」,也認為能力及興趣的組合可以很多元,如雖讀法律系,但喜歡自然觀察,可當環保律師等。
台北市高中學生家長會聯合會總會長饒月琴則說,大部分家長都希望孩子找到不錯職業,但世界會改變,現在的好職業十年後孩子學成可能又變,建議家長給孩子的路「寬廣一點」,最終在社會上找到最適合的位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