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測自然科 全教會:扣緊時事創新度高 估分數下降
〔記者林曉雲/台北報導〕大學學測結束第一天考試,全國教師會自然科評論教師群分析,物理、化學、生物及地球科學試題創新度高,地科第28題扣緊時事,提到去年7月30日美國太空總署探測車毅力號發射升空,並降落在火星表面「傑澤羅坑」附近,結合天文和地質且與時俱進;生物考題也與武漢肺炎(新型冠狀病毒病,COVID-19)疫苗注射有關,命題靈活,整體較難,預估分數可能較去年下降。
物理老師表示,以自然現象和生活應用為命題素材,評量考生必修物理的概念,如評量考生能否運用克卜勒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,分析物體在火星與地球表面的重力比較,以都卜勒效應在醫學診斷和研究的應用為命題素材,是今年物理科創新試題;另以20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得獎主題聚焦於複雜系統,以簡化的「地球氣候系統模型」預測大氣向外熱輻射功率隨頻率變化,評量考生閱讀理解文字和圖表的綜合能力,屬於學術情境素養試題;第58至60題以量子科學為素材,以積木製作類似等臂天平的實驗方法和步驟,設計基本題和圖形分析題,第60題鑑別度高。
化學老師分析,時事題第18題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,探索人體中的酵素在生物體中的應用,第16題殺蟲劑芬普尼的結構,判斷其中所有氮原子共有的孤電子對數;第15、18、37、42題跨及物理、生物、地科、地科等學科;命題創新度高如第55至57題提到工業中的材料,結合圖表辨識;首次出現的混合題型約6分,包括單選、問答、計算,如第38、57題要判斷濃度大小關係及平衡方程式,但無探究與實作題型。
生物老師表示,創新度高如第23、25、48題,探究與實作圖表分析解釋數據;混合題型包括單選題和填充題,如第53題提到血球與反射波,運用探討活動血球玻片觀察,設計創新;探究與實作題型如第23、25題探究與實作圖表分析解釋數據,但第19、22、25、47、48題恐有爭議。
地球科學老師分析,跨科整合如第37至42題組,提到黑碳沉降到冰川表面,對於冰雪的消融速率影響,以及地球的控溫系統「碳循環」的敘述,與化學跨領域整合,且包含氣候與地球系統的概念;創新度高如第43至45題,提到海階形成與定年及平均抬升速率作圖;混合題包括單選、多選、簡答、繪圖與計算,第45題提到_大地震造成快速抬升,形成海階,讓學生計算、繪圖以呈現抬升速率;探究與實作題型如第43至45題,由數據分析展現論證與建模的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