閱讀理解、探究實作是重點 學測自然科考題多跨科與生活化內容
〔記者楊綿傑/台北報導〕113學科能力測驗今首日次節考自然科,包括物理、化學、生物、地科等各有難易,整體而言閱讀與理解仍是重要能力,探究實作也是重點,考題多跨科整合內容與生活化試題。
物理考題部分,松山高中教師蔡皓偉分析,此次14道物理題中,只有2題需要計算,可說有史以來最少,偏重的是閱讀與理解,另有7題多重選擇題,作題壓力較大。相對來說探究實作題變多,也引出跨科目的題目,不過整體來說難度適中,能將基本物理觀念融會貫通者具有優勢。
在特殊題方面,蔡皓偉舉例,如第42、43題捕蠅草捕蟲現象探究,為跨生物與物理探究實作題型,討論控制變因、操作變因與應變變因,學生須有實作經驗才能想出填空的答案,是令人驚艷題組。其他包括惡性腫瘤癌症治療、汽車安全氣囊緩衝計算、電冰箱冷媒冷卻問題,則考出推理、閱讀圖表及基礎物理概念。
化學考題部分,北一女中教師吳淑芳認為,今年題目偏難,對考生有較大挑戰性,除了基本知識的理解應用外,科學文字與圖表的判讀分析也要加強,計算量不少,計算過程考生須小心謹慎。化學試題也具跨科特性,如第50題至53題以縞狀鐵礦為題,就結合了地科、生物科;另相較去年,探究與實作題由1題增為4題,如第12至13題對黃鐵礦進行實驗分析,就是典型化學實驗探究素養試題。
生物科部分,建國中學教師劉玉山表示,此次生物選擇題變簡單很多,但非選題不容易拿滿分,是考題中難度較高的部分,不過整體來說試題難度適中、鑑別度高,自然組有修習生物的學生因具有較廣的知識領域,不論在閱讀速度和內容理解上,相對未修習選修生物者有利。
在題目方面,劉玉山提到,第5題時事題探討去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有關RNA疫苗穩定性相關知識,是最漂亮的一題。不過第38題關於雞隻生長題目,問題敘述不夠明確,學生可能不易回答;又如第41題,應該於題幹明確說明豬籠草捕蟲籠是否由葉子特化而來,以利學生作答。
在地科方面,中正高中教師李雱雯表示,整體試題的閱讀、答案判斷較去年來說偏難,拿高分或太低分都不容易。試題內容符合108課綱精神,能辨別考生是否有能力分析圖表、閱讀理解、邏輯推論等。其中第31題考地震預警,含有較難的計算內容,需要耗費一些時間。
此外,李雱雯指出,此次本土考題與全球暖化、全球環境變遷題數仍占一定比例,包括第28、31、33、35等題都必須了解台灣本土地球科學現象如岩石分布、潮汐現象等;第50至53題則與地球大氣演化有關,天文試題則注重觀測宇宙相關概念,較難的概念不同緯度星空、星光星色等皆未出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