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測國綜考國片 國寫「標籤」貼近生活/補教肯定台灣素材考題占一半 估分數較去年上升
〔記者楊綿傑、林曉雲、蔡思培、蘇孟娟、許麗娟/綜合報導〕學測第二天考國語文綜合能力測驗(國綜)與國語文寫作能力測驗(國寫),國綜題目中間偏易,還考金馬獎夯片《周處除三害》相關情節,還有跨領域到心理、法律、化學的素材,貼近生活;國寫以「標籤現象」與「縫隙的聯想」為題,探求考生的生活經驗。
國寫知性題考「標籤現象」,透過哲學家叔本華談到標籤可能帶來刻板印象,以及從現代企業賦予員工職稱正向標籤,要考生表達標籤的正負面作用及看法;情意題「縫隙的聯想」則從韓國樹木醫師禹鐘榮的著作《樹木教我的人生課》切入,表達人生感悟。
大考中心副主任黃璀娟指出,標籤題測驗考生歸納統整比較的能力,須精要並陳標籤概念的正面與負面作用,舉例說明對標籤現象的看法,不只是自我感受,也要有觀點論述。縫隙的聯想作答時,要從為什麼森林需要縫隙,思考人生是否也需要縫隙。
建國中學教師盧宜安表示,應結合自身實例談標籤正反面,並提出如何帶來正向發展。中山女高教師黃月銀說,如何找到人生縫隙,帶出不能呼吸的回憶或激烈競爭的過程,最後還要有爬升轉折,是取分關鍵。
文言文占45% 考題中間偏易
在國綜部分,黃璀娟分析,試題文言文配分占四十五%,跨領域方面如第廿一至廿二題呈現宋代判決書內容,以及當代判決書要項,要求考生解讀案件及寫判決書;第十三至十五題引周處相關軼聞,再從「迷因」概念出發,並以電影《周處除三害》作為對照。
補教老師陳怡樺認為國綜考題有很多台灣素材,考了鄭成功及台灣歷史,占了一半題量,值得肯定。混合題要考生一口氣讀完五個文本後答題,作答上有難度,具鑑別度。
全中教試題評論教師團隊表示,國綜考題整體中間偏易,級分應與去年相仿。全教會評論教師群分析認為,整份試卷貼近學生的學習經驗,與去年相比較容易,估分數可能上升。
台北考生林同學說,國綜中間偏易,只要細心閱讀,並無太大困難。高師大附中考生任同學也說,比起模擬考與歷屆考題,國綜難度極低。台中一中楊姓與陳姓考生指出,今年文言文比例不多,閱讀的文章也不長,只要邏輯清楚就能推敲答案。
有考生認為縫隙題不好下筆
對於國寫,台中考生說縫隙題要花點時間推敲下筆方向,若拿捏不當很容易寫成論述文。高師大附中考生沈同學認為,作文偏向個人經驗和想法的體悟,跟一○八課綱後學測的題目走向大致相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