逾5萬名學測考生「考全科」 全教總:教育部應與招聯會速檢討
〔記者林曉雲/台北報導〕少子化下,大學學測今(114)年僅12.1萬名考生,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今(4日)揭露,據統計,學生選考學測考試科目數量逐年攀升,今年考滿6科的考生竟有5萬1977人、占比達42.89%,比111年僅3萬8657人、占比33.2%,增加1萬3320人、近10個百分點。
全教總點名造成此亂象的禍首,是大學校系「任意」決定申請入學參採科目,例如台大醫學系採計社會科成績、屬第一類組的商學院系捨數B改採數A,要求教育部速與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召開專案會議,檢視各大學招生採計科目,避免考試範圍無限制擴張,勿讓適性揚才淪為空談。
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表示,108 課綱強調適性揚才,原限制大學申請入學參採科目上限為4科,以減輕學生考試負擔,並依照興趣與能力學習,但近年許多大學在「招生自主」名義下,擴大採計考科,使學生不得不選考更多科目,以提升志願選填的彈性。
全教總副秘書長兼高級中等學校委員會主委巫彰玫表示,根據114學年度學測統計數據,選考6科的考生比例逐年增加,今年高達42.89%,較113學年40.74%、112學年 39.79%、111學年33.2%為高,而從近年學生報考的平均考科數目來看,111學年4.91科、112學年5.01科、113學年5.02 科,今年再增至5.05 科,顯示學生因大學招生科目參採標準混亂,不得不考更多科目。
巫彰玫舉例,第一類組校系如商學院,竟將參採科目數學B改為數學A,而部分自然組校系如台大醫學系,則要求採計社會科成績,使原有的考科分類失去意義,108課綱區分出數學A、數學B及社會科、自然科,是要讓學生選擇適合自身能力與興趣的科目,但大學以「鑑別度」為由,任意混採不同類群的考科做為參採標準,迫使學生「考好考滿」,自然組考生也要考社會科,社會組考生則報考數學A,以免喪失錄取機會。
全教總呼籲教育部應立即檢討大學招生標準,確保各校系參採考科符合108課綱,大學校系跨組參採也應由「5選4」降為「5選3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