晴時多雲

為達最佳瀏覽效果,建議使用 Chrome、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。

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關閉

    健康網》新年計畫8成的人2個月就放棄 心理學家教3招實現目標

    若把目標改成「運動會讓我成為一個有健康生活方式的人」,這類目標在大腦中的優先級更高;圖為情境照,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。(圖取自freepik)

    若把目標改成「運動會讓我成為一個有健康生活方式的人」,這類目標在大腦中的優先級更高;圖為情境照,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。(圖取自freepik)

    2022/02/03 16:41

    〔健康頻道/綜合報導〕經歷了大吃大喝的農曆春節,體重也許又上升了,你的新年願望或新年計畫有包含運動嗎?據外媒《The conversation》報導指出,約80%的人在第2個月放棄自己的新年計畫,而心理學專家指出,動機減弱可能是因為選擇了錯誤的動機及目標。

    英國羅浮堡大學(Loughborough University)心理學資深講師泰勒(Ian Taylor)表示,選擇正確的目標類型是保持積極性的關鍵,可透過以下3招來幫助自己實現新年計畫。

    別太嚴格

    泰勒指出,在許多人的想像中健康的生活是痛苦且嚴格自律的,需要付出許多努力才能達到,而大腦最討厭「付出努力」;當我們進行越多身體活動,我們也就需要越多休息,這樣的變化會讓我們的大腦告訴我們「運動不值得我們付出這麼多」,更容易失敗,因此若慢跑15分鐘就會覺得累,那不如跑5分鐘就好。

    泰勒表示,除了身體上的努力外,「心理上的努力」也是我們大腦想避免的,因此盡量別讓自己有太多選擇的餘地,例如提早一小時去運動、在工作之中擠出時間去運動,都需要「心理上的努力」。在去運動時,別再考慮要開車去運動還是走路去運動,提早決定好並執行,才不會付出額外的「心理上的努力」。

    泰勒提醒,研究顯示,當大腦認為目標只需要一點點的努力就能達成時,我們越有可能去達成目標。

    選擇短期目標

    泰勒指出,別把目標訂得太遠大,許多人的目標是減去幾公斤,或是能穿上之前的某件衣服,但這些目標恐怕不是短期能夠實現的,大腦不會將遙遠目標與近期的運動連結起來。

    泰勒表示,應選擇有更直接結果的目標,大腦才會將結果與運動連結,比如運動對情緒的改善比身體變化來得更快,若以改善情緒為目標,會讓自己更有動力,先讓自己看得到運動的結果,長期的習慣才有可能養成。

    改變目標類型

    泰勒指出,大腦對於不同目標類型的動機或優先級是不同的,大腦更在乎的是這件事能不能讓我們與社會產生連繫,例如:「運動會讓我有一個健康的身體」,大腦會認為這類目標不太重要,因為它無助於自身與社會的連結。

    泰勒表示,若把目標改成「運動會讓我成為一個有健康生活方式的人」、「運動會讓我變成肌肉男」,這類目標在大腦中的優先級更高,因為它會讓我們找到自己的與其他人的連結,甚至藉此定位自己的身分認同,這是自古發展而來的天性,因為找到自己與社會中的連結更有利於生存。

   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 點我下載APP  按我看活動辦法

    相關新聞
    看更多!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
    網友回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