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考國文作文「舉重若輕」 考生頭上三條線
〔記者吳柏軒、林曉雲、梁珮綺/台北報導〕今年指考國文科題目多出自教材選文,如卅篇核心古文就出了十八篇,用心看教材者,投資報酬率高。作文題目「舉重若輕」,考生須推演如何運用智慧、扭轉態度「化重為輕」,要拿高分恐不易。
今年指考國文採一○一課綱範圍命題,文言文占五十四%、白話文占四十六%;取材以古今散文為主,其他文類為輔。
選項出現李大仁、徐太宇 讓人眼睛一亮
景美女中國文老師陳嘉英認為,考題有引導閱讀經典的意味,但考生要真正理解而非死背,才能成功解題。她另分析今年創新題,如第十八題考「涉」字的甲骨文,用圖像呈現,讓考生知道文字演變;第廿題考文學史,呈現五○年代台灣詩社的演進。
補教老師楊墨發現,今年考出艱澀成語如「纖芥不遺」(意即鉅細靡遺)、「膠柱鼓瑟」(形容死腦筋)等,考生可能答不出來。另選擇題選項出現藝人陳柏霖演出的偶像劇角色「李大仁」,以及電影《我的少女時代》主角「徐太宇」等,讓考生眼睛一亮。
非選首題考「幽默」真諦 理解才能得分
國文非選題第一題考「幽默」真諦,有幽默大師林語堂的〈論幽默〉,以及《論語‧先進》兩文,要考生讀完後寫出分析短文。陳嘉英解釋,林語堂的幽默是從容達觀、溫潤的悲天憫人,才會批評老莊與孟子不夠幽默;至於孔子的幽默,則須從林語堂一文出發,帶入孔子與弟子曾點、子路的對話情境,理解其認同亂世中保有單純想像的理想,呈現聰明、智慧與溫情,最終脫口「吾與點也」的笑語。
作文題目「舉重若輕」,陳嘉英分析,考生須理解「重」與「輕」的不同,透過智慧轉化,分析問題癥結,最後化解;英國脫歐、華航罷工、美國川普熱等都能發揮。補教老師潘華認為,重點在反思生活、培養自身能力,面對困難時才能「舉重若輕」,用從容不迫的態度去解決面對。不少人一看頭上冒三條線,不過多半考生認為好發揮,有人用自身經驗入題、也有人舉古人的例子來自勉。
補教估今年國文五標為:頂標六十九分、前標六十六分、均標五十八分、後標五十分、底標四十二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