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測國寫作文「縫隙的聯想」 高雄考生:闡述空間大
〔記者許麗娟/高雄報導〕113學年度大學學測今天(21日)最後一節考國寫(國語文寫作能力測驗),大部分考生都認為整體很好發揮。作文題目「縫隙的聯想」的闡述空間大,有人發想為城鄉教育的差距、有人從砍掉樹木讓新芽生長發揮。
中正預校考生陳同學覺得整體而言很好發揮,在短文的部分,第1題講到如草莓族或南美洲民族很會踢足球等,被冠上正向和反向的標籤;第2題是要舉生活中的例子說明標籤的看法,他舉的是自己小時候因為記憶力不是很深,所以名字念不出來,會以身體的特徵,例如大頭之類的來標籤同學,當時還不知道它的效果和影響,長大後才知道生活中很多方面都充滿了標籤。
陳同學說,作文「縫隙的聯想」則是舉了大自然花草樹木在爭取太陽照射的同時,也會有縫隙的例子,因此他以教育的城鄉差距為發想,闡述這種差距在某種程度來說也是一種縫隙,爭取教育資源也如同爭取太陽照射一般。
高師大附中考生沈同學認為,這次的作文跟以往在模擬考時遇到的題目不太一樣,模擬考題目比較傳統、多是情意題的抒發,這次則偏向個人經驗和想法的體悟,跟108課綱後學測的題目走向大致一樣。他舉了備考讀書時需要休息,就像樹木需要砍掉一些才能讓新芽生長一樣,適時休息可以清掉累積太多的思緒和壓力、讓思考更清晰,新的想法能更有機會發展,原本具備的知識能有更多空間和能力去吸收和增加。
道明高中考生曾宥菱表示,短文部分寫出對標籤的正面和負面看法,算是蠻好寫的;作文部分她覺得縫隙對自己而言就是一個情緒的出口,採取論說文的方式寫作。
道明高中考生吳同學也覺得整體滿好發揮的,因為標籤這個動作在平常比較常見,因此舉了一個影片下方會有標註的標籤為例來說明負面影響;作文部分則是以自身有過的經驗,雖然在體育比賽中曾經失敗,還是能夠再去學習做縫隙的延伸解讀。陳姓考生則以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不需逼著對方去做一些太過的事,需要給對方一些空間,留一些縫隙,才是健康的互動來闡述縫隙。
學測第2天,今日缺考人數部分,高師大的高雄第一考區英文118人、國綜120人、國寫162人;中山大學的高雄第二考區英文58人、國綜74 人、國寫93人;高雄大學的第三考區英文68人、國綜72人、國寫79人。
今日高雄考區整體秩序良好、無重大違規,第一考區除了喝水、手機響、手機放口袋等零星違規外,未發生重大違規事件。第二考區則有3名考生因未攜帶有效證件正本,且未於規定時間內送達,依規定扣減1級分;另有1名考生在考試開始鈴響前翻閱題卷,扣該科成績2級分。明天最後一天的考科為數學B與社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