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考》國文引米飯酒啟示教材與試題關聯 預示111年學測方向
台北市高中國文科教師群分析,今年指考國文科雖是末代考試,但111年將實施有混合題型的新型國文學測,試題中利用學者李清筠〈酒中之米:對於國文升學考試試題的一點想法〉,引導教師語文教學,也同時向考生預示未來測驗方向。(圖取自大考中心直播記者會)
〔記者吳柏軒/台北報導〕110學年指考國文科今(29日)結束,但國文科剩明年初的新型學測實施,7月不再重複考國文,而高中老師分析發現,命題者引學者文章,用米、飯、酒啟示國文教材與試題間的關係,也預示未來學測國綜的測驗方向。
大考中心副主任黃璀娟引述,闈場內高中教師分析,今年國文文言與白話素材分佔55比45,基礎知識佔25%,篇章閱讀與賞析能力佔75%,考題除知識活用,也考跨域學習,如第18到20題選錄古代紋身分析、排灣族圖紋內涵等,談「紋身文化」功能與意義;另40到42題談「後設思考」,則屬高層次,也具鑑別度。
台北市高中國文科教師群則分析,今年試題設計用心,學術情境增加,較去年更多文學批評,閱讀理解與分析推論的難度增加,沒有字音題與新詩題,評估今年難度較去年難,但五標應無太大變化。
而明年新型學測國文將考混合題型,高中教師發現,今年指考的表格題變多,也有銜接意味;兩篇文本的對讀式複合題組也多共佔11題,都需要考生整合運用來解答,引文取材,經學、先秦諸子比例提高,另有作家吳明益《天橋上的魔術師》、汪曾棋〈晚飯花〉等,更在40到42題中引用台師大國文系教授李清筠〈酒中之米:對於國文升學考試試題的一點想法〉,預示111年學測國語文綜合測驗的方向。
建國高中教師周杏芬認為,李清筠該文是寫給教師,但出題者放到高中生考的試題中,也是提供未來國文考試命題方向與教學指引,如文中將米比喻為課內教材選文,而白米做成飯,則代表間接運用課內外內容,若將米拿來釀酒,更是代表課本教材延伸連結等,是整合應用國語文基本知識,對師生非常具有啟示與指標作用。
黃璀娟也轉述試考生分析,取材多元,貼近生活,如26到27題組引心理學知識,冰淇淋銷量與溺水率正比關係的因果錯覺,引導考生分析與解答,代表除融合自身所學,還要整合分類與推論等能力,不囿於死板記憶,難易度適中。